时间:2022-10-18 18:45:34 | 浏览:735
伊力特曲是新疆的白酒,产自新疆伊犁州新源县肖尔布拉克,此地属于新疆北部,由于此地维度较高,气候偏寒冷,因此其酿出的酒偏干净。除此之外,由于此酒用水是冰山雪水,粮食是伊力河谷的高粱、小麦、大米、豌豆,这里的粮食由于昼夜温差大,因此积累的淀粉及糖类较多,因此酿出的酒有独特的醇和、甘甜味道,这也是新疆浓香酒给人的一大印象:酒体纯净、连绵、甘甜、舒适、不带陈香。
伊力酒诞生于1955年,早期只是一个简单的酿酒组,随着不断努力发展,现在的伊力特成为了营收近20亿元的上市酒企,从某一方面讲,这是一件非常不易的事,毕竟这里并非最佳的酿酒环境,伊力特也非国家名酒,历史荣誉并没有四川、江淮浓香那么多,但伊力特克服了重重困难,用自己的坚持引领了新疆白酒。
伊力王酒是较能体现伊力特风格的一款产品,我的这款伊力王酒是20170322批次的产品,其闻香香味纯净,有凛冽之气,细细闻香,此酒是窖香、糟香、果香、醇香的复合香,整体香味偏干净,香气略有上扬之感。入口品鉴,此酒入口纯净偏烈,有种北方的豪气,中段甘甜、果甜开始凸显,尾段酒体干净,收口利落。整体上,此酒展现了北方酒的爽烈,并带有新疆浓香特有的甘甜,窖香、糟香、果香的复合香带来一丝泸州感觉,丰富了酒体的香味。说到这款伊力王酒,还有一款70°的加度酒,这款酒单独来品鉴,也很有意思。倒酒闻香,此酒闻香纯净,淡淡的窖香,幽雅、协调,入口品鉴,此酒酒体较烈(这可能是因为度数较高的缘故),香味升腾较快,且有明显的冲击力,酒体窖香、果香较50°的酒弱化一些,但后段的甘甜之感更加突出一些。总的来说,这款酒因为是高度酒,只能慢喝,但确实,这款酒的新疆风格展现不错。
说到这个品牌
伊力特酒获国内外50余项殊荣,连续多年被中国保护消费者基金会和消费者协会推荐为"消费者信得过产品"。
1979年5月,在自治区第一届评酒会上,特制伊犁大曲(即伊力特曲)被评为"地方名酒";伊犁大曲(即伊力大曲)被评为"地方优质酒"。
说了这么多一句话就可以总结出来,伊力特是新疆二娃子的骄傲。
不知道为什么这边人没有不爱的。
喝酒吃肉才能体现烤肉的魅力。
虽然没有收广告费,但是我还是想说一下这个良心活动。
扫码就能辩真伪,开盖还能领红包。
30000000元现金红包呢,咋说自己也能扫出个几块钱,最高还能有1000元。
我就喜欢这种撸羊毛的感觉。#为伊力特喝彩#
我无法想象40℃气温却能遥望雪山。长大后,我总自豪地说我来自新疆。”小时候,我总惊诧沙漠与城市是怎么融合。我向各地宾朋发出邀请来疆旅游。“世界那么美丽,为什么我们留在了新疆。我总惊叹雪山怎能屹立在森林之上。
新疆,全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称新,首府乌鲁木齐,面积166万平方公里,占中国国土总面积六分之一。周围与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八个国家接壤,边境线长度约5600公里,占全国陆地边境线长度的。
开菠萝财经(kaiboluocaijing)原创作者 | 吴娇颖编辑 | 金玙璠今年夏天,谁的朋友圈还没出现过九宫格新疆风景大片。巍峨的雪山、葱郁的森林、潺潺的溪流,遗世独立的禾木村、鬼斧神工的魔鬼城、一望无际的巴音布鲁克,半年没出远门的打。
今冬,新疆抓住北京冬奥会时机,冬季旅游正在迎来新热潮。新疆冰雪资源得天独厚,雪季从每年11月下旬到次年3月底。近年来,随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深入人心,新疆推动冰雪旅游高质量发展,火热的冰雪旅游改变了新疆旅
【新疆天山天池出现成群马鹿】新疆天山天池马牙山景区奇峰怪石林立,人迹罕至。5月21日,这里初夏茂盛的酥油草如茵,吸引了成群的野生马鹿悠闲觅食。正在游玩的游客用相机拍摄后发现,这是近年来出现的最大马鹿群,粗略计数20余只,多于往年冬天在监控
内蒙,一处神奇的地方,有人说它的醉美季节在夏天,有人则说它最美的时候其实是秋天。因为它们真的有不输夏季的磅礴景观。秋天,内蒙仿佛披上了一层金黄的披风,美成了一幅油画。而秋天去内蒙,别的地方都可以忽略,唯独这10处景点,千万要逛逛。
在西北,伊犁酒业首家引进国酒茅台酿造技术,在2004年就已确立了要做新疆人自己的茅台,3月和贵州茅台酒厂进行了技术性合作,并开始着手酱香酒酿造。在经过了几十次的试验后,遵循酱酒古法酿造工艺,经九次蒸煮、八次发酵、七次取酒,一年的酿造过程,再
提起新疆,就想到那首《我们新疆好地方》中的歌词同样也是新疆的宣传口号:新疆是个好地方!脑海里首先会萦绕这样一幅画面,它坐落在我国西北边陲内陆,在全国所有省、自治区、直辖市里有着最大的土地面积,天山山脉横亘在中将其分为南僵和北疆,北疆拥有秀丽
新疆没有好白酒?这句话让伊力特听见一定表示不服气。关于生产白酒新疆虽然不是四川、湖北、山东、安徽这些地方品种多,名气大,但是说新疆没有白酒肯定也是不对的。有句老话叫做“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句话大家肯定都听过。因为每个地方独特的自然环境、海拔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讯 余赞敏、陈末末、记者沈贞海报道“群儿戏于庭……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这是宋代文言文司马光砸缸的故事。11月10日早上,丽水市实验小学应夏丽老师与援疆教师新和县丽水小学的谢晓兰老师,共同引领丽水实验小学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