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08 23:04:13 | 浏览:1170
有人说,古钱币是历史的名片。
中国历史上不同时代铸造的钱币,折射出不同朝代的社会背景、社会生活。
今天,我来说说曾经在新疆地区发现唐代铸制的特殊钱币。
大历元宝(图片 来源于百度)
上世纪九十年代,文物考古工作者在新疆库车的古城遗址,发现了一批钱币,钱币上铸着“大历”、“建中”这样的年号。大历和建中虽然是唐代的年号,可是,在唐代的史料中,却从未发现过有铸制这两种年号钱的记载。通过分析钱币的材质,确定这不是唐中央政权铸钱所用的铜合金,而是用红铜铸造的,工艺也比较粗糙。
建中通宝(图片来源于百度)
这两种神秘的钱币背后,又隐含着怎样的故事呢?
首先,我得介绍一下唐朝时期西域的背景:
唐朝一统中原后,贞观十四年(公元640年),唐太宗开始重新经略西域地区。拿轻蔑大唐的麴文泰开刀,出兵灭了高昌国(今新疆吐鲁番一带),改名西州,在这里设安西都护府,重新管辖西域地区。公元648年,安西都护府的治所迁到龟兹(今新疆库车)。
公元702年,武则天执政时期,又在西域的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设北庭都护府。两都护府以天山为界,共同管辖整个西域,丝绸之路也迎来了新的辉煌。
天宝十四年即公元755年,在大唐帝国最风光的时候,安史之乱爆发了,唐朝的核心地区乱成一锅粥,长安、洛阳等地相继失守。唐玄宗慌忙避乱四川,太子李亨乱世继位史称唐肃宗,号召天下勤王。于是,陇右、河西、安西、北庭等地边塞节度使,纷纷抽调精锐部队前往中原平叛。
图片来源于中国银联云闪付《大唐漠北最后一次转账》截图
这些边塞节度使为何能拥有重兵?因为他们是大唐帝国用以维护边疆稳固的决定性筹码。主力部队调走以后,唐朝的西部边塞,只有少数留守兵力。
在青藏高原上虎视眈眈的吐蕃人,当然不能放过这个绝好的机会,这时他们就趁火打劫来了。吐蕃人没有直接进攻西域,而是图谋陇右,迅速占领河西走廊,阻断了西域与中原之间的联系,西域地区成了一块脱离母体的飞地。
面对强大的吐蕃人,兵力稀少的唐军孤悬西域,与沙陀突厥和回纥结成联盟,相互依存坚守抗敌。在这样的态势中,吐蕃对西域地区也是久攻不下。
图片来源于中国银联云闪付《大唐漠北最后一次转账》截图
直到唐代宗时期,有因战乱千里迢迢绕回长安的士兵带回消息,朝廷才知道西域还在唐军手里。可是此时大唐因遭受安史之乱重创自顾不暇,更无力打通河西走廊派兵支援,甚至连军饷也无法送达。远在西域的两都护府只能自行铸钱,此钱在西域地区流通,以保证唐军采购军需物品和发放军饷。
驻守安西唐军在安西都护府的治所龟兹,采用当时唐代宗李豫所用的“大历”年号,铸制“大历元宝”钱。有了这些钱币,远在西域的唐军依然坚守着自己的职责。
时间到了公元781年,此时,安西都护府的主将是唐朝名将郭子仪的侄子郭昕;北庭都护府的主将是一位胡人将军曹令忠,他因战功被朝廷赐为国姓,改叫李元忠。
图片来源于中国银联云闪付《大唐漠北最后一次转账》截图
当他们又派使者突破重重阻隔,绕道蒙古高原不远万里回到大唐时,皇帝已经换成了唐德宗李适(kuò)。此时的朝廷,依然给不了实质性的支援,只能对留守西域的各级将领进行嘉奖,加授李元忠为北庭大都护、郭昕为安西大都护,并各自赐爵。
当时唐德宗所用的年号是“建中”,当使者回到西域后,郭昕和李元忠下令改铸“建中通宝”钱,以表忠于大唐的决心。
图片来源于中国银联云闪付《大唐漠北最后一次转账》截图
这时,西域孤军已经在这片土地上坚守了二十多年,即使是年轻的小伙子,也已经步入中年沧桑了,当年的那些士兵们早已经白发苍苍,成为真正的老兵。
坚苦的抗敌,兵源也得不到补充,士兵越战越少。
图片来源于中国银联云闪付《大唐漠北最后一次转账》截图
公元786年,北庭大都护李元忠去世,公元790年,北庭陷落,北庭都护府最后一任大都护杨袭古战死。
至于安西都护府陷落的时间,史料并无确切记载。也或许不是没有,而是那些蛛丝马迹,有可能仍旧深深地封存在漫漫黄沙之下。
在安西都护府四镇中,于阗陷落的时间有史可查,是公元790年。因此学者推论,整个安西陷落的时间大约是公元808年。至于郭昕的下落,传说他在吐蕃人最后攻下安西都护府的府治龟兹后,以身殉国。
小小的钱币背后,反映的是唐军在西域坚守的悲壮历史。可以说,虽然大唐帝国的国力曾经足够强大,可是四周也是强敌环伺啊,岂敢掉以轻心!在整个唐朝的历史中,边境战事始终就没有消停过。
图片来源于中国银联云闪付《大唐漠北最后一次转账》截图
那些家族世代为兵的军人垦荒戍边,在长期的战争中,兄弟同袍、父子同战比比皆是。
正因为大唐帝国的边塞,发生了这么多悲壮的故事,所以,在唐朝的文学作品中,出了那么多边塞诗,也就不足为奇了。
有人说,古钱币是历史的名片。中国历史上不同时代铸造的钱币,折射出不同朝代的社会背景、社会生活。今天,我来说说曾经在新疆地区发现唐代铸制的特殊钱币。大历元宝(图片 来源于百度)上世纪九十年代,文物考古工作者在新疆库车的古城遗址,发现了一批钱币
在古玩钱币收藏界所说的“红钱”是“新疆红钱”的简称,清代铜钱大都为黄铜,但新疆所铸铜钱以红铜(紫钢)为原料。钱色红润因而被称为“新疆红钱”。新疆红钱面文用汉文,背文兼用或分用维文、满文和汉文。叶尔羌局自乾隆二十五年(1760)开始铸造的乾
我国最早的货币,是夏朝用于商品交换的海贝。这种来自南方海域的珍贵海贝,作为天然计算单位,充当了货币,并被人们所接受。天然贝币当时由于真贝稀少,人们就用蚌壳、软石、玉、兽骨来仿制,形成了玉贝、石贝、骨贝等仿贝。玉贝四枚到了商周时期,随着青铜时
第一名、【蚁鼻钱 】介绍】蚁鼻钱是中国战国时期 楚国流通使用 铜贝 ,是一种面部有字、形状似 海贝 的货币。 楚国 铜贝与商周时期无文铜贝有明显区别。楚国铜贝别称甚多,如鬼脸钱、蚁鼻钱、蚆壳、骷髅牌、瓜子金、拉拉子等,均指小钱之意。其面文有
钱币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我国古代金属钱币,俗称古钱币,自商周以来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研究中国古钱币对于了解中国历史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尤其是货币史、考古学、古文字学、冶金铸造史、书法史等方面的研究具有多方面的意义。古钱币
拍品分类: 古钱>辽金西夏元>元代拍品估价: RMB 8000拍品专场: 杭州宜和2021年春拍-纸钞 古钱开拍日期: 2021-04-24 09:30:00成交价格: RMB 28750拍卖公司: 杭州宜和拍卖状态: 成交拍品
前几期我们讲了古代的银两和铜钱,今天我们聊一下银元和铜元,一说到银元,我们第一个想到的是袁大头,硬币上印着袁世凯脑袋,袁大头中国近代史人员的流量担当,但是人员这个东西在清朝初年就有了这种钱哪是从国外来的,所以当时大家管它叫洋钱,上边印着各种
“兵果情”电子商贸有限公司展厅内的特色产品。 周娇娇 摄“兵果情”电子商贸有限公司展厅内的特色产品。 周娇娇 摄中新网乌鲁木齐3月15日电 (史玉江 周娇娇 董杭)他复员后,返乡创办公司,成立合作社;带头搞特色种植之余,四处奔走跑销路。在疫
新疆最美的“烟火气”——新疆国际大巴扎静思文/丘梓岐~2022年7月14日,深圳宝安机场乘ZH9142航班飞新疆乌鲁木齐地窝堡机场,200多个座位的空中巴士无一空座。万里高空上,遥望朵朵白云,心想,疫情对我们来说,是一场大考。如何一手抓疫情
中国日报7月15日电(记者 魏晓昊)7月14日,记者走进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的国际大巴扎。新疆国际大巴扎于2003年6月26日落成,是世界规模最大的大巴扎(维吾尔语,意为集市、农贸市场),集民族商贸、娱乐、餐饮等于一体,是新疆旅
来源:天山网坐落于乌鲁木齐市天山区的新疆国际大巴扎,是世界上建筑规模最大的城堡式巴扎,是新疆旅游业产品的汇集地和展示中心。主营新疆地方特色产品、干果、民族服饰、玉器、民族特色手工艺品等。大巴扎商户林立、游人众多,正是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缩
新疆是个好地方,一年四季过来都有不一样的美景,地域辽阔的新疆占了中国国土面积的六分之一,新疆各个地方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美食,在新疆乌鲁木齐,这个有着新疆世界之窗称号的地方,可以一站式尝遍新疆各地美食,还可以感受最浓郁的新疆风情。新疆地处丝绸之
来源:陕西网巴扎是维吾尔语,意为集市、农贸市场,遍布新疆城乡,坐落于乌鲁木齐市天山区的新疆国际大巴扎,商户林立、游人众多,正是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缩影,被称为“新疆之窗”。9月27日,“协同发展向西望 续写丝路新篇章”网络活动记者采访团来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刘建峰):新疆乌鲁木齐大巴扎步行街以国际大巴扎为中心,全长730米,分为A、B、C三个区域,特色花车65个,门店134家,各类美食商户50余家。大巴扎步行街于2018年8月15日正式开业运营,现在已经成为新疆的旅游的“金
在新疆国际大巴扎景区内,来自各地的游人及本地舞者伴着悠扬的歌声跳起了舞蹈。天山网讯(文/记者 刘一鸣 图/记者 王琦铭 张新军 喻义昌 )乌鲁木齐市天山区解放南路巴里坤小区停车场,满;新疆国际大巴扎步行街二期停车场,满;龙泉街双庆巷停车场,